1 施工操作工藝及要點
1.1施工工藝:拆除地面鋼板→確定漏水點→表面清洗→割縫或鉆孔/開槽→清洗→固定注漿通道及注漿管→封口→注漿→刷漿找平→養(yǎng)護、觀察→補漏→拆灌漿嘴→檢查→覆蓋原有的鋼板→驗收。
1.2 施工要點
1.2.1 確定漏水點:首先對滲漏水處的孔洞、松散等重大缺陷部分進行仔細查找處理。這一步是整個堵漏的關(guān)鍵,一定要認真的、精心仔細地不厭其煩的做好。
1.2.2 表面清洗:把裂縫左右約10cm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,找到縫隙的位置及水源。
1.2.3 開槽:在滲水縫隙左右各3cm處用切割機割深為6-8cm的縫,采用電錘進行破除,鑿出施工填充縫。(填充料選用非固特橡膠材料)
1.2.4 清洗:用鋼絲刷對開槽部位或縫隙進行清理,除掉碎渣,再用水進行沖洗一遍。
1.2.5 涂抹水泥滲透基晶:在開好槽的部位涂抹基晶封堵材料(防水砂漿),修補槽內(nèi)表面。
1.2.6 固定注漿通道及注漿嘴:抹好底面后,將注漿通道管平鋪在槽內(nèi)并臨時固定好,注漿通道管的兩頭漏在外面。用防水砂漿進行封堵,在通道管兩頭安裝注漿嘴預埋在封口材料內(nèi),保證注漿嘴暢通。最后在注漿嘴上安裝臨時注漿管(裝有球閥)。
1.2.7 注漿:等封堵材料防水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,采用注漿機從注漿管注入漿液;根據(jù)旁邊相應注漿嘴噴出漿液情況判斷注漿效果,力求漿液充滿縫隙并分布均勻;注漿壓力控制在0.3-0.4MPa;當相應注漿嘴噴出漿液時,證明注漿完成,及時將球閥關(guān)閉,以防漿液流出;等漿液硬結(jié)后(3-5分鐘),取下注漿管,將斷口處修補。
1.2.8 刷漿找平:等防水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,噴濕修復區(qū)域,刷1:2普通砂漿找平,厚度0.5-0.8cm。
1.2.9 養(yǎng)護:在3天內(nèi)進行噴水養(yǎng)護。
1.3 注漿原則
漏點注漿先注水量較小者,后注較大者;環(huán)向裂縫由下向上依次注漿;水平或斜裂縫由水量較小端向較大端注漿;面漏由周邊向中心依次注漿。
1.3.1 以表面滲漏水是否已經(jīng)有效封堵為原則。注漿時的疏導封堵技術(shù)措施:在布孔上應考慮注漿時對已有滲漏水的封堵,在注漿時應進行疏導注漿,即先注稀漿,當滲漏水中有漿液溢出時則逐漸改變漿液濃度,調(diào)節(jié)漿液的凝膠時間,使?jié)B漏水處通過注漿由內(nèi)向外疏導封堵。如果注漿時部分滲漏點不能達到溢漿目的,則進行滲漏點設孔注漿,從而達到由外向內(nèi)的漿液填充并封堵。
1.3.2 從一側(cè)開始注高分子注漿材料注漿壓力控制在0.3-0.5MPa之間,待注漿的旁邊一孔冒漿時可停止注漿,并關(guān)閉閥門后再從另一孔注漿堵漏,然后依次順序進行,待全部注漿完畢后觀察有無滲漏,如個別地方仍有滲漏可以從最近的一孔補充注漿直到不漏為止。割管后再做密封劑施工。
1.3.3 大面積滲漏治理時,采用面層法和注漿法兩種相結(jié)合的辦法進行治理。面層法:適用于結(jié)構(gòu)的大面積滲漏治理。對于混凝土及磚塊輕微滲漏時,可用抗壓密封劑涂抹在混凝土及磚塊表面,用刮板施工,一般施工2-3遍,直至不見水影為止。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,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,逐個進行止水處理。對于混凝土結(jié)構(gòu)表面,出現(xiàn)水壓較小的不甚嚴重的慢滲漏水時(如冒汗、洇濕等)可于背水面涂刮抗?jié)B漏劑,使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覆蓋層,起到防滲作用。具體做法為:將基層表面處理平整光滑,凹凸不平處用水泥砂漿填平、壓平抹光,同時除去基層表面灰塵、油污等,以利防水層粘結(jié)牢固。上述工作完成并檢查合格后,即可使用抗?jié)B漏劑施工。注漿法:遇有大面積滲漏時,也可采用注漿方法處理,根據(jù)滲漏水情況輕重情況可在結(jié)構(gòu)上布置注漿孔,可布點成梅花形、三角形或一字形,然后進行注漿處理,以在結(jié)構(gòu)內(nèi)部形成防水帷幕。此外,還可采用“面層封閉注漿”的方法,即先下管,然后用抗壓密封劑大面積抹面,待防水涂層強度達到要求后,從注漿孔注漿堵水。
1.3.4 預埋件、穿墻管道滲漏治理時,當常溫穿墻(地)管道周圍出現(xiàn)滲漏水時應沿管道周邊剔成環(huán)形溝槽,用水沖刷干凈后,用堵漏材料堵塞嚴實,經(jīng)檢查無滲漏后,在表面分層抹壓聚合物水泥防水砂 漿或抗壓密封劑與基面齊平,也可用密封材料嵌縫,管道外250mm范圍涂刷防水涂料,還可采用灌注堵漏漿液的方法處理。